顯示具有 頂級餐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頂級餐廳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6月19日 星期五

【 2020 Feuille Next:Observance 菜單 】

【 2020 Feuille Next:Observance 菜單 】
  
惺忪,倉促催醒,好奇遺落在剛才的秘境森境
勾勒棕壤混著蒼綠的輪廓,輪廓邊線快速消逝
那裡、裡頭,藏了什麼?墜回原點,眨眨眼,回顧細節
  
遠方角落,璀璨閃著一滴 晨露
樹皮滲出香甜樹液,螞蟻嗅舔引往 貪食受困 。
為 琴酒 採集草本,耐心靜釀
木質 樹皮
  
櫟樹 橡實
陶醉、相遇,底蘊 綻放泥土芬芳的世界。
腳下泥濘,黏濕捕捉 足跡
  
憶起黏土泥窯,還有蒸烤鬆棉美味 蕃薯 。
  
或許曾是 池塘 濕地,
  
亦或許有 鴨群 悄靜痕跡;
  
黑泥邊竄冒 綠芽 堅韌頑強,竄長 野株小草 掩不住無限可能。
苔蘚與蝸牛 緊密依偎; 菌菇傘帽 半遮掩裸露人工塑料袋。
  
花兒種籽 面向太陽; 棕色小衛兵 是綠葉退役仍挺拔駐守。
蜂蜜取材花朵,花朵滋養 蜜蜂 ,於是繁生出所有。
  
生命流轉, 麥草 阡陌序列,奇異恩典 大草原 潛藏一切滋養食糧––天然酵母 、 粉塵煤土 、 落葉樹枝 、 鵪鶉蛋殼,以及隨處散落的 堅果
  
一個嶄新的精緻生命仍在那等待
如果選擇遺忘,那麼 世界 便將逐漸消散 不復存在!
  
  
【訂位需知】
晚餐時間|
  星期三~星期日 18:00–22:00
  (最後用餐入位時間 20:00)
餐點安排|
  品嚐套餐 Tasting Menu $ 4900 NT/位
  全旅程套餐 Full Tour $ 6900 NT/位
訂位連結|
  https://feuille-studio.com/
  (6月 開放為 9月 預訂餐桌)
說明事項|
● 官網訂位後會將寄出 E-mail 確認信函
● 5+ 個人用餐訂位請私訊粉絲專頁,讓我們能更妥善為您安排
● 官網完成預約,但未經聯繫確認與尚未付訂金 $1500 NT/位 前訂位是沒有確認的
  
感謝您的光臨,請通過訂位系統來讓我們服務您。
  
  

【 FEUILLE NEXT: OBSERVANCE 2020 Menu 】
  
Hazy, and lethargic. I rose to the slumber of a mental voyage. Recalling a dream—the green foliage, and the brown earth, but hollow without details.
  
Blinking away the darkness—a glistening dew in the far corner,
resin from the bark, and licking of trapped gluttony.
Collecting for the herbal gin and ageing with patience
the woodly bark,
  
the fruited acorn,
and a world of earthy flavors revelled underneath in encounters.
Below, the shoe prints in the soft earth,
  
Comes to mind the childhood clay kiln, and the steaming of sweet delicious yams.
  
The damp to a vivacious pond could have been,
  
perhaps schools of ducks dotted the serene;
  
the sprouts still by the muddy edges, tenacious and thus a possibility of wildly edible medleys.
Moss and snails nestle low to the distance, umbrellas of fungi and a bag of unnatural polyurethane.
  
Sun to the flowers to the seeds; brown little soldiers were the leafy greens, preserved in eternity.
Honey to the flowers, and flowers to the bees, sustenance to them and all.
  
Cycles of life, the sweet wheatgrass by the banks, the great precious meadows, harboring of all the nurturing edibles—wildly yeast, the dusty coals, the fallen twigs, quail shells, and the presence of nutty scatterings;
  
A new delicate life waits within; if forgotten, then a world no more!
  
______________
Tasting Menu $4900 NT
Full Tour $6900 NT
* Beverage pairing is available
* Please note that the menu may be subject to change without prior notice.

2020年6月13日 星期六

【新書上市】

傾聽主廚的創作靈感
也隨著見聞經歷一段旅程
  
譬如這道「泥漿池:地熱溫泉」
靈感出自紐西蘭國家公園
擁有豐沛的火山地形、間歇地熱噴泉
當化身為 2018 Feuille 的菜餚之一
是騰冒、噴發、發出聲響的奇幻餐點


———

新增說明文字


「泥漿池:地熱溫泉」
製作 木耳墨色慕斯,擷自主廚新書《INTO FEUILLE NEXT 秘境之森》
  
☛ 製作材料
12 克 精製白糖
110 克 全脂牛奶
4 克 魷魚墨汁
25 克 鹹鴨蛋,蛋白蛋黃混合
40 克 白木耳
100 克 濾過乳清的優格
60 克 鮮奶油
  
☛ 製作方法
取一只鍋,將糖、牛奶、鹹蛋、魷魚墨汁放入鍋中煮沸,加以攪拌將糖溶解。將白木耳蒸1 0分鐘,直到觸摸時略微粘稠。將煮熟的白木耳與墨汁牛奶移入⾼效能調理機 (Vita-Mix) 中,⾼速攪拌6分鐘,直⾄白木耳呈現豐盈的空氣感。將鮮奶油打發至中等發泡,儲存於冰箱冷藏備⽤。
濾過乳清的優格拌入白木耳墨汁牛奶中,與打發鮮奶油一起拌勻,直到完全融合。從冰箱取出碗,在奶酪上方,淋上最後一層,厚度 0.5 公分的木耳慕斯,剛好完全覆蓋奶酪。連同剩餘的慕斯存放於冰箱冷藏備⽤。
  
———
延伸閱讀:網誌「書不是書」篇
主廚分享寫作出書,分享旅程與美食的可能性。
  


即使沒有跟著食譜親手試做
期望圖文能帶給您,衝撞出無限邊際的靈感。
新書分享會《Into Feuille Next:秘境之森》- 聽主廚為您講述⼀場以食為名的感官探險之旅。
台北場6/17、台中場6/20,即日開放報名&書籍預購優惠 https://reurl.cc/4R8koR

———


與 2018 餐會不同,今年 2020 將重返細節
重新深入檢視遺漏的片段
  
用餐從被動等待,轉向主動探索
洞察、猜想、陷阱、虛實,得親自判斷
您將需要沈浸在森林裡探索採集,或許將會從泥漿池畔,發現雁鴨出沒的蛛絲馬跡。

等待您親自發現,6/20 開放預訂餐桌。



———
近期資訊,請關注 Feuille food Lab
☛ 主廚新書_《Into Feuille Next 秘境之森》即日開放預購
☛ 2020 Feuille Next:Observance 關於【探索 觀察 採集】的餐會 6/20 開放預訂餐桌
☛ 「We are Hiring !」Feuille 徵才中,請參104徵才

2020年6月11日 星期四

書不是書

新增說明文字

就是這個月!書籍的電子檔文件已正式上傳,工廠的印刷機更忙著運轉列印。 我想像每頁已經被裝訂,併在一起行成為一本書,並被包裝置入紙箱中。 回顧以往,我並不知道我們如完成了這項任務? 記得曾和好幾個不同的出版社舉行了數次的會議,但會議重點卻不是在書本上內容的討論或是如何對讀者增加吸引力,而是營銷本書所需的費用成本。隨著“雲端”平台的發展,實體書的實際需求(尤其是出版商參與的部分)已經大量縮小。現在的出版商社忙著轉行為市場營銷公司,在製作實際書籍時提供專業服務的性質以大大縮小。
不管書籍最終是否列印裝訂成書,對我來說真正的考驗和樂趣是在這過程的完成,我有機會扮演了全部的角色—我是作家,校對者和決定格式的主編,更決定了內容,字體大小,顏色,尺寸和索引。 不過說穿了,另一個角度則是沒有選擇,因為也沒有任何人可幫忙。 出版社也很實際,我的書籍也是歸類為少量民眾會購買的選擇,所以站在出版社的角度,他們也得多考慮在決定是否決定出版。 我們也思考了很久,一直不停地衡量利與弊。書籍,說穿了,也不會有什麼收入的期望,但是就像是Feuille Next的歷程,分享那份的快樂才是最終的目的。也因如此,才最終決定印刷實際的書籍。 我很高興能與您分享Feuille Next的一些旅程和美食的可能性。
新增說明文字
主廚新書_
《Into Feuille Next:秘境之森》講述⼀場以食為名的感官探險之旅。

[新書分享會]
聽主廚親自述說 Feuille food Lab 烹飪哲學、思覺旅程、迷茫尋索、超越突破。
書中完整收錄 2018 旅程的完整食譜。

6/17 台北場 晚間 7:00-8:00
Gala gala market 嘎啦嘎啦室內市集 /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141號3樓

6/20 台中場 晚間 7:00-8:00
台中益品書屋 / 台中市南屯區惠文路361號
位置有限 │ 以優先報名的朋友可入場
報名連結 │ 書籍預購優惠 https://reurl.cc/4R8koR
新增說明文字
【 2020 餐會預訂資訊】
2020 Feuille Next:Observance 關於【探索 觀察 採集】的 9月餐會,
將於 6/20 開啟訂位系統,請朋友們再稍後片刻。
屆時訂位連結: http://www.feuille-studio.com/
餐點將與感官擦身而過
隱藏在環境氛圍裡頭的「餐」
還有,意料之外的...
一道道,等待被發掘的收穫
歡迎來
都市中的森林一隅尋找 您的餐點

近期資訊,請關注 Feuille food Lab

2020年6月8日 星期一

治癒大地的春天

新增說明文字

「治癒大地的春天來自哪裡
一個人內在尋求始於哪裡」
  
前衛的腳步,踏的是迷惘
籌備的時日,無酒卻宿醉
痛苦、困惑
最終遞上餐桌,分享我們 一盞美食
  
一輩子
我們未必有機會經營餐廳、製餐烹餚
藉閱讀主廚經歷
獲得另一道觀點維度
接收新的視野,重新看待食物的無限可能
  
傾聽主廚源於血液裡澎湃的簌簌低語
希望:我們沿著各自的路
在感官中探索到專屬自己的美食憶旅




【主廚新書分享會 台北唯一場】
6/17(三) 晚間 7:00-8:00
聽主廚親自述說 Feuille food Lab 烹飪哲學、思覺旅程、迷茫尋索、超越突破,以及 2018 旅程的完整食譜。2020 全新的「靜、觀」餐會,將於6/20開放預訂餐桌。
  
Gala gala market 嘎啦嘎啦室內市集
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141號3樓 / 免費參加
  
位置有限 │ 以優先報名的朋友可入場
報名連結 & 書籍預購優惠 https://reurl.cc/4R8koR

2020年6月4日 星期四

新冠疫情

雖然新冠疫情還盼不到終點
但我們所有籌備的步調仍在進行,毫不停歇!
  
Feuille food Lab 的歷程
屢次在磕絆中,驚險穿越各種兇猛考驗。
  
在新書中記載了那些宛如八點檔般,高潮迭起的真實衝擊。譬如:核心成員突然退出、開幕前週主要廚師同時離職、資源緊縮或供餐期間,製作主餐的設備突然失靈等...
  
如主廚所說:「這就是生活,我們有機會再次提醒自己,並非所有已決定和充分準備的事情,都將能順利按規劃發展或如期完成。」
  
考驗是日常,我們能做的,
不是想著怎麼拖延,而是想著怎麼開始。
因為接近夢想最好的方式,就是 親手創造它。
  
———
延伸閱讀:網誌「理念與現實」篇
主廚分享應對考驗的思維視角。
  
———
聽主廚親自與您分享,他的烹飪哲學、思覺旅程、迷茫尋索、超越突破,以及完整食譜,《Into Feuille Next 秘境之森》新書講座 6/17 台北場、6/20 台中場
報名講座&預購書籍 https://reurl.cc/4R8koR
  
———
近期資訊,請關注 Feuille food Lab
☛ 主廚新書_《Into Feuille Next 秘境之森》即日開放預購
☛ 2020 Feuille Next:Observance 關於【探索 觀察 採集】的餐會 6/20 開放預訂餐桌
☛ 「We are Hiring !」Feuille 徵才中,請參置頂貼文
圖像裡可能有植物、樹、草、天空、山、戶外和大自然

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

Fun Dining 互動趣味餐飲

新增說明文字

【從進化的視角說起】
食物並不總是擺在餐桌上享用的。回到最初的原始時期,基於安全、必要和便利性,它們可能直接在溪流中,或在洞穴遮掩的地板上被覓食和直接食用。快速將時間往前快轉,文明隨桌椅的出現而更加進化。當時食物,還是賴以維生的糧秣,除了滿足饑餓更是為另一天的艱苦勞動積蓄體能。讓我們再次將時間更往前推進播放,來到工業革命推動下經濟騰飛蓬勃發展的時代。餐桌上的食物已經分化,有的變得更加重視口味、有的則彰顯社會地位,以及取悅和追求無論在華麗或口味,都更臻完善的專業紀律。
從那時起,餐桌上的餐點才開始形成風尚。法國在服務禮儀與美食方面引領歷史,確立出餐食奢侈、豪華與興廢的準則。於此,侯布雄(Joel Robuchon)成了家喻戶曉的大名,儼然成為奢華精緻的法餐代名詞 - 將一塊肉投注最大程度的關愛呵護,加上數小時的悉心烹飪,使肉最終昇華成滴滴濃郁又閃著金澤光芒的「蜜汁」。這正是鮮味纏繞味蕾,持續迸出好味的絕妙時刻。
但,如此辛苦的創作供餐,卻搭配簡陋的用餐環境顯然是不對的。於此同時,覆蓋餐桌的純白桌巾、擺放有序的精緻銀製餐具,將用餐的必要性,升級轉化為具備優雅、風尚與禮儀氣質的藝術。正當全世界的目光、呼吸,屏氣凝神聚焦在嗅聞著焦化芳郁的奶油、絲滑順調的濃縮醬汁、鮮美欲滴的雙倍鮮奶油,還有松露、魚子醬瞬間擄獲了數以百萬人的心。接著,鬥牛犬餐廳(El Bulli)出現了!它的出現,打破了全世界沈浸在優雅用餐的美夢之中,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瞬間席捲了全世界的關注,儘管這是在 El Bulli 多年都未受到市場關注,仍默默堅持挖掘食物背後的可能性才發生的。

【鬥牛犬餐廳(El Bulli)】
鬥牛犬餐廳(El Bulli)與眾不同。它在創意性與詮釋美食方面,為世人帶來嶄新的進化思潮,更促使人們意識到輕鬆的氛圍對用餐者至關重要。這能使用餐者更加充分準備好,準備盡情投入、品味當晚超過25道的餐餚。不同以往,不再只著墨對正式用餐服飾:禮服、西裝甚至領帶的執著,人們轉向以非正式的休閒裝束,就是那種能讓人穿著放鬆,隨意傾靠在沙發上的休閒服,還有彈性伸縮面料的褲子,或是適合各種場合的半正式卡其褲,在輕鬆愜意中迎接著一頓豐盛晚餐上桌。
當晚餐是分階段進行時,這意味著用餐者必須放慢品嚐的速度。這就像在自己家裡那般,在正餐前,隨性地在這、在那拾取一點小點心,隨後才是令人期待的主餐登場,餐後再來一些甜點犒賞味蕾,結束美好的夜晚。El Bulli 的晚餐便是從餐廳的門廊就開始了,晚餐甚至是專門為用餐者量身打造,使賓客盡可能放鬆舒適,兩方之間就像熟悉的親密好友,毫無隔閡、也沒有過多宛如機器人般人性化程度低的制式禮節,使賓客感到距離與壓迫。
隨著晚餐展開,首先來到主餐房,最後結束在茶點室,在餐後甜點與芬芳濃郁的茶品、咖啡中為當晚畫上句點。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任何餐點形式是像他們這般 — 也就在 El Bulli 的傳奇啟發並改變世界之後,美食待客之道的夢想、嘗試與創新,才真正被旺盛點燃。

【啟發後進】
El Bulli 的菜餚是非常出人意料的。譬如餐點中使用了爆米花、將浸泡橄欖的濃鹽水進行烹飪再造,而不是倒入下水道拋棄,甚至創造了球囊封裝著美味液體,挑戰突破著人們難以理解的想像邊界,還有在味蕾上顯得虛無飄渺的細緻泡沫卻帶著強烈風味,他們也使用各式各樣,令人意想不到的容器作為供餐器皿,取代習以為常的白瓷盤,藉以輔助餐食以更加視覺效果、引人入勝,甚至是科學上難以置信的模式呈現餐點。那些不鏽鋼網、鉗子、真空塑膠袋、冰塊、樹枝、罐裝魚子醬和滴管,在此之前,從來未曾想過會出現在餐桌上,但用餐者卻從中找到屬於他們的趣味與樂趣。藉由使用這些道具,是唯一能讓賓客在口腔的味蕾感受與個人的沈浸體驗之間,建立起一道連通橋樑的途徑。
El Bulli 激發出許多靈感,特別對那些原本一起參與共事的廚師們。許多人都受到啟發,進一步分支創作出屬於自己的作品。其中少數顯而易見的像曼谷的 Gaggan、哥本哈根的 Noma,西班牙艾倫特爾瑞亞的 Mugaritz ,以及位於秘魯利馬的 Central。值得留意的是,這些廚師不只是將自己學到的知識重複運用,更吸收了 El Bulli 的精髓,從中進一步發展、擴張成更多元樣貌,並通過自己的洞察、啟發,融合個人視角對食物進行重新詮釋與表達。
Gaggan 以提供表情符號來暗示菜單上的餐餚知名,同時開展了開胃小點的現代藝術。而 Noma 則轉向專注以尋覓、採集的模式,向自然獲取食材,並通過醃製、發酵等工序來延展創造新風味。Mugaritz 則採取一種迥然不同的食物備製方式,依據他們自身創建的風味為指導原則,同時最大程度降低使用輔料成分。其中包括模仿自然元素、演繹烹飪的「過程」而非「成品」,並通過質疑我們習以為常的預期,來傳遞料理的敘事情感。而 Central 則通過考察、關注位於不同海拔高度的各種素材來啟迪自己,並對待食物有如回歸自然界展現一般。

【延伸思考】
從更廣泛的視角來看,重點始終在最終供應的餐點,以及終端接收餐點的用餐者這道假設上。為了架起連結兩端的橋樑,服務生在將餐點從廚房傳遞到餐桌的同時,也須將菜餚幕後所隱含的創作靈感傳遞到一線,因此服務人員扮演著兼具實體、抽象的傳遞角色。
關於食物的呈現方式其實隱含很多思量:譬如欲使客人如何食用(無論是否搭配任一類型餐具)、如何將食物帶進顧客的味蕾、是否運用或找尋發掘不同的「器皿」來凸顯食物,要麼明顯到直接吸引注意,又或許不去凸顯,跟背景隱藏成不顯眼的一部分。儘管投注這些殷勤的努力,成就了餐廳的特色,但毫無疑問的,事實仍是「用餐者」與「廚房」為獨立兩端存在,而「用餐者」必須透過「服務生」扮演中介的橋樑,用餐者才得以接收來自「廚房」的最終成品。因此,揭示出本質的互動關聯是:用餐者、服務生與廚房所搭建的三角關係。
在現下的用餐體驗中,用餐者已經越來越多會被鼓勵直接食用,而不透過餐具的方式就餐。在這種情況下,服務生的供應餐具的工作環節減少,取而代之,用餐者被動地承擔了部分「餐具任務」的角色。於此,一些顯著效果立即產生 - 用餐者得以更自由地享用屬於他們的餐點,而無需受到餐具的制式規範而有所侷限。因此還觀察到「互動性質」顯著提升,這有益於增加用餐間的樂趣。羅列上述所有與就餐相關的本質因素,如開胃小點的現代藝術、尋覓、採集的模式、演繹烹飪的「過程」而非「成品」、質疑習以為常的預期心理、關注位於不同海拔、不同棲地的各種素材。因此,我們獲取到「Fun Dining 趣味用餐」的參數。
通過進一步將服務生的角色型態,重新調整成扮演輔助與支持型的配角。而用餐者則承擔更多直通廚房的橋梁主角角色,轉變傳統習慣的服務型態。互動式趣味用餐,基於上述要素,意味著用餐者在參與廚房提供的餐點時,能更積極、主動地獲取到第一手經驗,而沒有服務人員居中輔助。
由此延伸,從廚房的視角出發,必須創造一種饒富趣味又引人參與的元素,來設計送餐方式。例如激發用餐者主動「尋找」特定的餐點、或直接邀請他們進入廚房,親手參與完成自己的餐點的片段,或是由餐廳象徵著棲息地的形象,運用觀察自主尋獲可食用的素材,以及隨機提供開胃小點,在賓客蒞臨餐廳當下,就能夠輕鬆愜意、隨意而無拘小節地自由享用,並動用起我們的感官,通過預期的暗示進行實地觀察,在實景環境中覓食屬於自己的隱藏餐點。
【 2020 餐會預訂資訊】
2020 Feuille Next:Observance 關於【探索 觀察 採集】的9月餐會,
將於本月下旬開啟訂位系統,請朋友們再稍後片刻。
屆時訂位連結: http://www.feuille-studio.com/
餐點將與感官擦身而過
隱藏在環境氛圍裡頭的「餐」
還有,意料之外的...
一道道,等待被發掘的收穫
歡迎來
都市中的森林一隅尋找 您的餐點


———
近期資訊,請關注 Feuille food Lab

☛ 主廚新書_《Into Feuille Next:秘境之森》
講述⼀場以食為名的感官探險之旅。6月上市
[主廚新書分享會]
6/17 台北場 晚間 7:00-8:00
Gala gala market 嘎啦嘎啦室內市集 /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141號3樓
6/20 台中場 晚間 7:00-8:00
台中益品書屋 / 台中市南屯區惠文路361號
☛ 2020 Feuille Next:Observance 關於【探索 觀察 採集】的餐會
餐會活動期間 9月-11月,將於 6/20 開放預訂
☛ 「We are Hiring !」Feuille 徵才中,請參置頂貼文

2020年5月28日 星期四

足跡=曾經

我們所有人,都曾有在灰暗的天空下出門的經驗。烏雲密佈,預示著即將來臨的暴風雨跡象。 但是帶著雨傘出門似乎很麻煩,因此我們有時會賭賭看下雨的可能性,希望這次我們仍然會很幸運。
但對我來說,這次卻不是幸運的那次! 在十一月的天空下,在森林公園中慢跑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因為雨水就在這次,毫無預警地傾瀉下來。
我做了唯一能做的事 — 翻高我的風衣外套衣領,下定決心,全力以赴,驕傲地在雨水中邁開腳步,衝向通往家的森林小徑。
水坑點綴著大地,潮濕的土壤變成黏土,並捕捉了我在泥濘裡的足跡。 「反正都已經濕了!」我喃喃自語的,並笑了起來,同時感到自己的腳指頭,在鞋子裡雨水浸潤中滑行。這正是踢水坑的瘋狂好時刻!我感到無限的放鬆和無束縛。
轉過肩膀回過頭,我看見自己所邁出的每一步,都留下了泥濘的鞋印。這在我腦海中留下了震撼的感官記憶。
那樣環境的菜餚 — 柔軟可塑型的泥巴醬汁,可以捕捉個人的足跡腳印。還有如森林步道兩側那可食用的蕨菜,甚至藏有一些羊肚菌菇。
在餐盤之外,還能聽見遙遠的雷聲,濕潤的雨水則透過噴霧,噴濺在用餐者皮膚上。再搭配上煙霧機製造出霧氣瀰漫的森林環境。最後,剩下的只是用餐者親手壓印出,屬於個人的腳印足跡,共同來完成這道多感官的用餐體驗!

佳美足蹤:護花春泥
                     「暮然回首⾝後路徑,⾜跡化作雨中泥濘腳印」
新增說明文字
2018 快閃餐會 Feuille Next 餐點之一:佳美足蹤:護花春泥


足跡=曾經。一本精裝書,記錄著2018年 FEUILLE NEXT 從無到有的旅程故事,記錄著FEUILLE 最初的新生足跡,也是我們最珍貴的曾經。
書名:《INTO FEUILLE NEXT : 秘境之森》一場以食為名的感官探險之旅。
將為您揭開,快閃餐飲活動背後,最核心、卻鮮少公開的尋索與突破之路。有主廚烹飪哲學、創作靈感、思覺之旅、日誌筆記,以及 2018 FEUILLE NEXT 快閃餐會,完整超過 20道菜品的食譜。近期即將上市發售,敬請期待。


近期資訊,請關注 Feuille food Lab
☛ 主廚絮語_ Feuille's Corner
☛ 主廚新書_《Into Feuille Next》(中文、英文,6月即將出版)
☛ 2020 Feuille Next:Observance 關於【探索 觀察 採集】的餐會,6月中即將開放訂位
☛ 「We are Hiring !」Feuille 徵才中,請參置頂貼文

2020年5月26日 星期二

【記憶的粉末】


【記憶的粉末】
FEUILLE FOOD LAB 餐廚區的最裡頭
有一扇隱藏的門板,通往一面奇幻空間
  
裡頭整齊擺放著各式不尋常的烹飪設備
還有無數盒裝著顏色各異的乾粉

這是主廚研發實驗的寶庫
  
曾探問過主廚:
「您遊歷世界,到處旅居尋味,那什麼食物會讓您想家?」
主廚回「味道,才是鄉愁的滋味。」
  
隨後主廚拿出一盒乾粉邀我品嚐
咖啡色的細粉,似乎混著糖粒,看不出端倪。
  
直到粉末,進入口中,逐漸在舌尖融化,擴散成腦海畫面
這味道是...
是童年在彰化阿祖家的鄉間,雜貨店的木造門樑上,除了掛著一把把忍者龜的塑膠扇,還懸吊著一包包的麻荖,這是花生麻荖!彷彿一陣風拂來,還記得當時空氣,帶有青草與燒稻的氣味,手掌還殘留著鐵馬的鏽鐵屑... 童年正從記憶深處不斷湧現。
  
———
FEUILLE FOOD LAB 不完全是餐廳。
在食物的形象中,藏進不同的味道,使品嚐者通過自己的獨家記憶,獲得因人而異的餐點滋味。而我們最最珍惜的,就是能為您創造這奇幻而美好的一刻!因此,FEUILLE FOOD LAB 真的不是間餐廳;也不只是一間餐廳!
  
———
想親身體驗,製作餐餚的廚師心境與手作實感《INTO FEUILLE NEXT : 秘境之森》烹飪課程 【現已全部額滿】詳情:https://reurl.cc/8GeRvg
  
———
近期資訊,請關注 Feuille food Lab
☛ 主廚新書_《Into Feuille Next》(中文、英文即將出版)
☛ 2020 Feuille Next:Observance 關於【探索 觀察 採集】的餐會
☛ 「We are Hiring !」Feuille 徵才中,請參置頂貼文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大家坐著、食物和室內

2020年5月21日 星期四

廚師的角度


這是當下計劃 — 我們想創造更多與人們見面的機會,讓他們了解我們的餐廳和食物。 討論後,我們將舉辦 4場烹飪教室和 2場書籍的分享活動,這些活動將結合一些故事演講,現場烹飪和小型品嚐機會。 這些烹飪課程暫定從六月開始。
最重要的是,我將需要抓緊安排員工招聘的時間,培訓以及大約 2週的實習課程,藉此機會驗證、練習和排演我們的非傳統用餐方法,該方法將注重特定的故事參與,和非直線式的餐點互動模式。
我想像著工作人員在用餐者不知不覺中,即時地來回上下樓梯,準備一個互動區域時,肯定會很有趣。我們將如何完善地製造這些食物的互動? 正也是時間敏感的時刻。 因為,用餐者們不間斷的用餐、互動體驗,取決與於我們在時間上,食物佈置和動向的掌握。
一直以來,我一直希望成為自己的客人,坐在餐桌旁,讓別人為我做我自己的餐點,讓我從用餐者的角度參與,並同時評估員工的準備情況,精確度和技能的執行,我才能提進一步培訓和修改。
新增說明文字
《INTO FEUILLE NEXT : 秘境之森》烹飪課程
INTO FEUILLE NEXT : 秘境之森》烹飪課程,報名資訊近日發布,敬請期待
近期資訊,請關注 Feuille food Lab
☛ 主廚絮語_ Feuille's Corner
☛ 主廚新書_《Into Feuille Next》(中文、英文即將出版)
☛ 2020 Feuille Next:Observance 關於【探索 觀察 採集】的餐會
☛ 「We are Hiring !」Feuille 徵才中,請參置頂貼文